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59句爱国英雄事迹简短精选文案

admin 2023-10-30 12:00:02 59 阅读

爱国英雄事迹简短

1、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老齐名,大胆提出建设方舱医院的设想,让武汉在短短24小时之内,迅速建成3所“方舱医院”,增加了4000多张床位,是火神山医院床位的4倍还多。

2、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3、1950年代,叶嘉莹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诗词曲。几经辗转,1979年,叶嘉莹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南开大学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学教师。

4、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5、毛相林:向绝地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

6、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7、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8、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9、出行问题解决后,汪勇又多方联络,让便利店再次开工,解决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

10、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1、苏太茂老师通过自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斗的亲身经历,进一步阐述了,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没有精神和凝聚力的民族是涣散的。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铭记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

12、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参军,1950年成为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

1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d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14、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

15、今天,我有幸来到麦贤得爷爷的母校——广东省饶平县汫洲镇汫北小学,参观“钢铁战士”麦贤得爷爷的英雄事迹陈列馆。

16、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将他狠狠地摔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7、文天祥纪念馆内的陈列物,有文物价值的不多,只有于佑任老先生的一幅字印象深刻。于先生病逝台湾后,遗嘱要求面北立墓,并赋《望大陆》一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这让我想起当年文丞相伏首就刑前,要求面朝南方故国的情景。

18、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19、“排长,敌人上来了,就在哨位周围,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啊!”——这是韦昌进,在1985年7月老山地区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不满20岁的他不顾右胸被弹片击穿,左眼球被弹片打出,全身22处负伤,强忍着剧痛只身坚持战斗7小时,为歼灭爬上阵地的敌人,向排长呼唤炮火,不惜牺牲生命,与敌人同归于尽也要保住阵地。

20、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21、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22、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

23、看着这些图片和介绍,我对麦英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麦爷爷曾经说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永远前进,前进,再前进!”我们应该向麦英雄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他的坚持精神,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做国家栋梁,报效祖国!

24、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在线求助。他就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家。看到那么多医生护士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连睡个安稳觉的地方都没有,汪勇心一横不再回家团聚,新年第一天他连续送了30名医护回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发动朋友圈来帮忙。司机缺口太大,汪勇就联系上了多家企业,最终让医护人员有了保障。

25、第一次冲击受挫,史光柱当时想,全排等着他指挥,排长委托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他不能倒下。他咬着牙站起,立即组织第二次冲击。攻击50号高地半山腰的阵地时,敌人居高临下,甩下手榴弹,其中一枚落在他右前面草丛里,冒着青烟,他想捡起手榴弹扔到敌阵爆炸,担心被草绊住手。就在这一瞬间,他看见右侧机枪兵张田,也想伸手去捡手榴弹,他抬脚将张田踹翻,顺势向侧后一倒,身体还未落地,手榴弹爆炸了,这是他第三次负伤,喉咙、膝盖和肩膀中弹。史光柱来不及包扎伤口,向战友们下达冲击命令,由于前面潜崖交错,难以穿越,他当机立断,留下一个火力组掩护战斗。其余人员,向左侧包抄迂回,迂回过程中,遇上一排,李金平副连长见两个排汇合,立即准备加强火力,梯次进攻。快钻出灌木林时,李金平踏响了地雷,地雷将李金平和史光柱同时掀起……

26、国测一大队: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67年初心不改

27、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对方军队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左腿负伤,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紧急时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牺牲时,未满19岁。

28、麦贤得爷爷和李玉枝奶奶是金珠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先队员们的心灵。与钢铁战士麦贤得爷爷一样,一位位英雄满怀深沉的家国情怀,满怀对d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满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无私奉献,他们,使得“战旗美如画”“大地春常在”!

29、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挂帅亲征,敢于发声,家喻户晓,一声号令,全民不动,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位国士。

30、2020年8月2日,95岁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

31、1946年秋,国民d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d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32、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挂帅亲征,敢于发声,家喻户晓,一声号令,全民不动,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位国士。

33、林则徐。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34、你是否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一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这是一首纪念边境作战英雄的歌,正是这首《血染的风采》曾经掀起了全国亿万人民“崇尚英雄精神,学习英雄事迹,捍卫英雄荣誉”的热潮。

35、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36、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37、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38、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见沙俄吞占满洲,败北没有能力的清当局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公约的动静后,他悲忿欲绝,当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筹办回国入战。

39、看,大班萌娃们个个精神振奋,情绪高涨,还有丰富有趣的肢体动作,他们讲述的爱国英雄故事多精彩呀!

40、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41、(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篇4:《华罗庚》——毅然回国)

42、    钱学森爷爷1911年出生在上海,36岁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时,钱学森内心激动得难以平静,他对周围的人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要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他的回国计划受到了美国政府严重的阻挠。为了留下他为美国效力,他们监视和软禁了他5年。

43、旋即被日军杀害,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重庆成千上万的人们哭拜英灵,为其送葬。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复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表示要坚决为张自忠将军报仇。翌年5月,其部在当阳地区将围攻张自忠将军的日军酋首横山武彦击毙。

44、山河功业存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

45、身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46、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d军事将领之一。

47、到达目的地,我们便看见了麦贤得爷爷的母校,进入一栋高大的英雄楼,讲解员讲述54年前发生的“八六海战”中,年仅20岁的他在左前额中弹,脑浆外溢的情况下,检修出护卫艇后逐级的故障后,仍与战友以其坚持战斗三个多小时,直至将敌舰击沉……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麦贤得爷爷。

48、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49、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

50、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51、梁军二儿子王燕兵说:“母亲处处以一名共产d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母亲这一生是勤劳的、是伟大的,我认为她不愧为一名共产d员。”

52、刑前,监斩官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慷概就义,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53、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54、(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篇9:《李商隐》——年少爱国李商隐)

55、邱少云出生于四川铜梁,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56、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用心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d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57、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

58、1931年4月出生,1949年11月入伍,中共d员。1952年1月,朝鲜少年崔莹在冰河上滑冰时,压碎冰块跌进冰窟。正在石田里村练习投弹的罗盛教听到求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跳进冰窟实施救助,反复几次将崔莹推出水面,因冰层太薄都失败,最后他使尽全力用头成功将崔莹顶出水面,自己却因体力耗尽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