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54句菜根谭作者简介精选文案

admin 2023-11-27 16:02:19 59 阅读

菜根谭作者简介

1、以出世学说为基础的佛教,与修齐治平一套当然没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仅举此荦荦大者以示此书确为儒、佛、道三教结合精英之例证。

2、对人生社会既有深刻认识,在处世、从事中该如何持身、待人,书中有意味深长的概括。由于所述大多从作者切身体验中来,读来平实亲切,符若合契,极易引起共鸣。

3、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

4、小编总结了《菜根谭》里最哲理的30个句子,与大家一起欣赏!

5、老太太赚了很多钱。高高兴兴地向洪应明谢了又谢。洪应明在当地是名人,很多人都以得到他书写的《菜根谭》格言为荣。游人因洪应明亲笔书写格言,抢购老太太的菜根咸菜。

6、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菜根谭·应酬》(菜根谭作者简介)。

7、从《菜根谭》的内容及洪应明的友人于孔兼等人的记载中,可知洪应明早年曾离乡学道,研究佛、释、道,著有《仙佛奇踪》4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寂光境》,晚年隐居茅山,写下了《菜根谭》。

8、一日,友人于孔兼到家中拜访洪应明。洪应明以菜根咸菜和米粥相待,于孔兼品尝后,拍桌叫好。洪应明用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无菜根的苦涩,相较普通的咸菜,菜根别有一番滋味。

9、对客观社会中门类纷纭、各事物错综杂呈的诸关系的论说

10、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菜根谭·概论》

11、   唐虞捐逊三杯酒,汤武征伐一局棋。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沤。还有啥事好烦忧!

12、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菜根谭·修身》

13、如论及制欲自奋:“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又:“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

14、(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15、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菜根谭·应酬》

16、明朝明神宗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当时住的地方,土质很差,农民种的蔬菜长得也不怎么旺,收成很差,生活很苦。农民将自已种的蔬菜拿到集市场上去卖,菜根苦涩又压称,买的人一般会去掉菜根。

17、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意,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于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泊沉静的人,纔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18、(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9、《菜根谭》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起点放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之上。他要求人们“昨日之非不可留”,一旦坚持这些错误,不加以彻底改正,那么,终有一日,死灰复燃,阻碍自己对事理、天理的追求,因此,在闲暇无事之时,就要认真反省自己是否有不纯杂念存在。士人一旦具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智慧妙用,若有人能“一念常醒,才避去神弓鬼矢”,免受伤害;若能“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获得真正的自在。因为“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那种时而狂热,时而沮丧的世俗之情自会清除。

20、在这个浮躁而充满诱惑的时代,物质生活日益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益贫乏,那么我们该如何处世呢?以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看待荣辱,就像花开花落般自然;不管世事沉浮与变迁,也不管职位的升迁与否,一切顺其自然,就像云卷云舒般平常。得之而不喜,失之而不忧,这是一种豁达的胸襟与气魄。

21、(大意)要想成为一个很会作人的人,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利欲就可跻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诀,只要能排除干扰、宁静心情的杂念就可超凡入圣。

22、如论及德与才的关系:“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23、《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的作品,此书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思想糅合在一起,堪称传世经典。该书内容博大精深,其旷达深远的处世之道、淡泊明志的高洁心态以及韬光养晦的思想,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让人彻悟人间真理,催人深省。

24、他的《菜根谭》最后以菜根命名,也正是缘于这一特殊的经历。洪应明是一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有一个故事,说到他有一年夏天到山上游无,路上遇见一位贫穷的白发老太太。

25、(大意)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26、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菜根谭·评议》

27、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28、《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29、“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生活中流传颇广的一句俗话。经作者如此剖析,就使我们对此俗语有了全新的感受,能更好、更准确地运用它。使用环境的针对性,可以防止使用时产生片面性。

30、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菜根谭·概论》

31、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

32、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33、   (译文)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藥,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34、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菜根谭·评议》

35、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菜根谭·概论》

36、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37、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38、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概论》

39、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菜根谭·评议》

40、洪子曰:“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

41、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 

42、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43、如论及只有全面观察事物才便于正确处理事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44、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4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2)  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46、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

47、菜根在灾荒之年可以度命,人生处世也得咬“菜根”矫枉左右。菜之花、菜之叶可用鼻、用舌品味;菜之根却需用心体验;书之“谭”即谈心也,谈修身养性、处世待人、接物应事。警世之言,言简意丰。但《菜根谭》起初却只是以孤高的道德说教流传于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之间,几百年来,时隐时现,险些失传。据《江苏艺文志》记载,此书到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才由常州天宁寺校刻,莼思鸥馆藏。后来得以出版也纯属偶然。乾隆五十九年,一位遂初堂主人,在古刹残破弃书中拾得此卷,通读之后,深感此为性命之学,于是校正付梓,公之于世。

48、   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49、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

50、总括言之者如:“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51、特别是他写的《菜根谭》,更是将菜根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就纷纷损钱盖庙来祭礼他,并且尊称他为菜根咸菜的祖师爷。

52、(大意)不论如何完美的名气和节操,都不要一个人自己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只有如此,才不会惹起他人的怨恨而招来灾害,从而保全生命的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也不可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一定要承担几分,只有如此,才能掩藏自己的智能而多一些修养。

53、声明:因客观原因未联系上作者,作品如有不正当使用,请相关权利人联系花月闲庭删除。花月闲庭所使用的文字,图片以及音乐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