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113句叔本华和黑格尔精选文案

admin 2023-10-05 13:03:49 59 阅读

叔本华和黑格尔

1、一点是黑格尔认为世界充满着矛盾,不仅仅是四个二律背反,有多少概念发生,就是可以提出多少二律背反。

2、不管叔本华怎么说,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黑格尔的哲学极为晦涩,他的书极为难读。如《精神现象学》,哲学家罗伊斯说“这书文字粗拙晦涩无法了解”(转引自《黑格尔哲学讲演集》),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则称“能了解精神现象学的那一代人已经死去了”(转引自《黑格尔哲学讲演集》)。我国著名的黑格尔研究。翻译大家贺麟也坦陈“黑格尔的著作是异常艰深晦涩的”(《黑格尔哲学讲演集》)。

3、现实情况是,许多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明知故犯,人的理性灵魂是不能完全控制人的意欲的马车的。叔本华强调非理性,强调同情心的力量,忽视理性、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同样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4、「simpleliving,noblethinking」

5、正是他们两个人的哲学在对这些问题上的这种显著分歧代表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决裂和分道扬镳。

6、《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在叔本华30岁的时候出版,却在叔本华已经60之后,才渐渐被人知道,他说: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7、黑格尔还忘记了一点: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都证实了时间本身是一种理念,只是一种支配现象世界的形式。叔本华从理论上进行了说明:“真正的历史哲学应当从所有事件中辨认出相同的东西,无论古今,还是东西;应当随处见到相同的人性,而无论其在种种特定环境、服饰以及风俗之中是如何的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此外,认为世界是具有某种合理性的整体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更为糟糕的是,将表象视为世界的自在之物乃是唯实论的原始形式;而最为糟糕的则是事物最终圆满收场,叔本华这样辩称道。这会因为宣称“事物最终终结于一个舒适、稳固又殷实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建制井然,正义昭彰,治安良好,各行各业均具实效”,而助长浅薄的乐观主义,并让情况变得更糟。那不仅是对国家功能的误解,而且也是对于所有那些牺牲在历史绞刑架上的人的背叛。

8、第十章法兰克福的哲学家《论自然中的意志》自由是个谜《论人类意志的自由》 倡导同情的哲学家《论道德的基础》.为素描着色当两者以我的名义聚在一起之时无法无天的乌合之众(Canaille)写给世人的哲学附录与补遗第十一章声名乍现,生命尽头成名的喜剧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参考文献(叔本华和黑格尔)。

9、在19世纪的德国,黑格尔哲学统治了当时整个思想教育界,叔本华带着愤懑的情绪描述了这一情景。他写道:“现在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当然不得不献身于研究‘黑格尔伟大的精神’”,他们“用全付精力对这些庸才无休止的平淡无奇的作品进行枯燥的研究,滥用分配给他们短暂的、极为宝贵的大好时光,而没有用这样的时光去获得……那些极为稀少的、名符其实的、真正罕见的思想家的??…可靠知识”。

10、他不同意机械论把意志这概念囊括在力这概念之下,而且恰好反其道而行之,把自然界中每一种力设想为意志。

11、叔本华是现代西方最早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早在19世纪20年代,当黑格尔哲学处于顶峰状态、黑格尔本人的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叔本华就敢于藐视权威挺身而出公开向黑格尔哲学发起挑战。他在柏林大学的课堂上与黑格尔对垒,谴责黑格尔等哲学家是“诡辩家”,“他们用野蛮神秘的语言使时代的思想力量疲倦”,“使大家失掉哲学的信仰”,并大声疾呼应该取消他们的“哲学家资格”,“像古时一样,牟利的人都要赶出庙宇”。除此之外,叔本华更多的是在其著作中不断地对黑格尔进行激烈的攻击。他丑化黑格尔哲学是“赤裸裸的胡说、拼凑空话无意义的疯狂的词组”,是“只有在疯人院里听到过的最大的狂妄”;斥骂黑格尔是“最厚颜无耻的”、“臭名昭著的骗子”;还将他比作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丑鬼,称他是“精神上的咖利本”。其言词之尖刻为思想史上罕见。叔本华所以对黑格尔及其哲学采取如此仇恨的态度,根本缘由在于他的哲学思想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尖锐对立,他坚决反对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下面我们将着重论述叔本华如何在理论上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

12、在黑格尔看来,对思想王国,作哲学的阐述,即是说从思维本身的内在活动去阐述它,或说从它的必然发展去阐述它。

13、黑格尔之所以把理性看成是人的本质乃至世界的本质,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是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理性。“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称作‘理性’的东西。”叔本华之所以强调非理性的意欲是自在之物,是因为他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理性是次要的方面,人与动物相同的非理性的意欲才是本质的东西。“人与动物之中本质的和主要的东西是相同的,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并不在于首要的、原则性的、内在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差别其实只在于次要的方面,在于智力、认知能力的程度方面——由于人类获得了名为理性的抽象认知机能,人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比之下,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肉体方面,却是远远大于两者在智力上的差别。”

14、黑格尔哲学渊源于康德哲学。黑格尔高度评价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加以继承,同时又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批判的重点是关于物自体的学说。黑格尔指责康德“自谦不能认识物自体的批判主义”为“缺乏深思”的一种“浅薄作风”。在他看来,康德所说的那种独立于意识之外、不可知的物自体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实际是“一个极端抽象、完全空虚的东西”,“不过只是思维的产物,只是空虚的自我或不断趋向纯粹抽象思维的产物”;既然如此,物自体就没有超出思维、自我之外,就不是不可知的,甚或可以说“再没有比物自体更容易知道的东西了”。其次,与康德关于现象与本质(作为物自体)绝然对立、通过现象不能认识本质的观点相反,黑格尔认为本质与现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本质性在现象中出现,所以,现象不单纯是没有本质的东西,而是本质的显现”。“当我们认识了现象时,我们因而同时即认识了本质”。可以看出,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批判,是要清除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和不可知论,以建立其以理性为基础的绝对唯心主义同一哲学。

15、 叔本华的思想是一个典型的反理性的哲学体系。

16、他指责说,他的这位来自施瓦本、信奉新教的强敌应该去读一读柏拉图的作品,柏拉图对于正确的哲学研究对象是不变、永恒而普遍的东西这一观点予以明确承认;而历史所关涉的则是过往的、短暂的及特定的东西—仅仅是风中的浮云而已。所有哲学的根本性真理都是那真实不虚的东西,在所有的时代都完全相同。滥用柏拉图关于“理念”的概念这样一些哲学沉思的不变而永恒的研究对象,将理念视为一种穿越时间的生成之物,是对柏拉图这一伟大概念的根本滥用。

17、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将绝对精神视为世界的起源。绝对精神不是超越世界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精神现象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替代、发展和生命的永恒过程是绝对的精神本身。

18、叔本华从唯意志论去考察人,特别是考察人的幸福和痛苦。认为意志和幸福是经常发生冲突的,意志受到阻抑就叫做痛苦。

19、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20、其实德国哲学,在康德之后,有三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分别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黑格尔虽然比谢林年长5岁,但是他成名比谢林要晚。费希特是主观唯心主义;谢林是客观唯心主义,而黑格尔在他们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可能是哲学史上最宏伟,最全面唯心主义思想,被誉为是“近代的亚里士多德”

21、与黑格尔相反,叔本华把非理性的意欲看成是人的本质与世界的本质,是“自在之物”,属于形而上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意欲的载体和客观化。理性的智力是派生的,是现象,是形而下的,是为盲目的意欲配备的,帮助其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22、叔本华公开主张意志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意志的客体化”。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动物,“意志的客体化一级比一级明显。”第宇宙“皆备于我”叔本华以“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为前提,必然导致万物、宇宙“皆备于我”的结论。

23、直观是一切真理的最高源泉和最后根据。他指出,与康德间接的、反省思维方法不同,他采取的是直接的、直观的方法。他把康德比作那丈量塔影以测知塔高的人,把自己则比作那直接用皮尺测量实物的人。叔本华强调,直观与理性无关,人的情感、欲望是直观的动力和温床,尽管理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要人在情感上不愿意或不接受,理性就得闭上嘴巴,不能进献一言。

24、本文的“理”即理性,“情”即情欲、意欲、情感、同情等,属于非理性,叔本华更多用的是意欲、同情。叔本华与黑格尔的情理之争具体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观上。

25、他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现象虽不可数计,无限杂多。但它们有个统一基础,这就是意志。

26、可以说,他俩的哲学思想核心本质不同之处在于:

27、叔本华认为所有一切表象中可以分为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概念)。他非常强调感

28、叔本华脾气火爆,他曾因受不了一个女裁缝制造的噪音而把她推下楼梯,导致她成为残疾,叔本华为此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

29、摘要:叔本华是现代西方最早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他站在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立场批评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错误”态度,指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是“完全虚构”,是变相的神学,是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既包含合理成份,也存在一些错误。这一批判推动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转变。

30、叔本华对于他的万古长存说清晰有力的阐述是真实可靠的,尽管它也是精到明智的。他对当代政治并无兴趣。事实上,政治哲学本身在他思想中是阐述得最少的领域。然而,在强烈表达了他对那些倾心于影响现有政治事务的自诩的哲学家蔑视的同时,他也告诉自己的老教授,他并非那些正在被统治者从大学清除出去的颠覆分子或煽动民众者中的一员。在科策布被刺之后,诸如奥地利亲王克勒门斯·温策尔·洛特·梅特涅(ClemensWenzelLotherMetternich)利用这一暗杀事件将贵族对革命的恐惧转化成了对任何会威胁到现状的变革的反对。1814年8月6日至31日,包括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三世(FriedrichWilhelmⅢ)在内的德意志统治者在卡尔斯巴德碰头,签署了“卡尔斯巴德法令”(KarlsbadDecrees)这一系列旨在镇压变革的残酷政治措施。卡尔斯巴德法令将使任何一位对现存社会制度构成威胁的德意志大学员工被解雇成为可能。这些所谓的“煽动民众者”被从所有德意志大学中给清除了出去。法令还规定设立一个密切监视德意志邦联内部出版物的审查委员会以及一个位于美因茨的负责挖出任何潜在颠覆势力的委员会。

31、他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是把无条件者的理性理念,应用到世界上而引起的矛盾,即把世界看成一切有条件者的总和,或把世界本身认作无条件者、无限者而引起的矛盾。

32、“世界除了表象和意志之外,就不能再是别的什么了。任何人都能看到自己就是这意志,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在这意志中。同时,任何人也能看到自己就是认识着的主体,主体的表象即整个世界。”

33、可见,黑格尔强调质,叔本华强调量,黑格尔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叔本华强调人与动物的共同点。事实上,人是理性和意欲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理性,意欲是盲目的,缺少意欲,理性是冷酷无情的。具体哪一个占优势,哪一个多,哪一个少,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理性多一点,有的人意欲多一点,二者之间量上的差异不是哪一个成为本质的根据。

34、来源:《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第19-23页。

35、这是个多少有些八卦的话题。为什么叔本华那么讨厌黑格尔呢?大约责任不在黑格尔,而在叔本华自己。

36、黑格尔哲学渊源于康德哲学。黑格尔高度评价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加以继承,同时又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批判的重点是关于物自体的学说。黑格尔指责康德“自谦不能认识物自体的批判主义”为“缺乏深思”的一种“浅薄作风”。在他看来,康德所说的那种独立于意识之外、不可知的物自体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实际是“一个极端抽象、完全空虚的东西”,“不过只是思维的产物,只是空虚的自我或不断趋向纯粹抽象思维的产物”;既然如此,物自体就没有超出思维、自我之外,就不是不可知的,甚或可以说“再没有比物自体更容易知道的东西了”。其次,与康德关于现象与本质(作为物自体)绝然对立、通过现象不能认识本质的观点相反,黑格尔认为本质与现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本质性在现象中出现,所以,现象不单纯是没有本质的东西,而是本质的显现”。“当我们认识了现象时,我们因而同时即认识了本质”。可以看出,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批判,是要清除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和不可知论,以建立其以理性为基础的绝对唯心主义同一哲学。

37、叔本华之所以对康德的物自体学说采取上述态度,是因为在他看来,按照康德的这一学说,现象是由认识主体所构成的,因而说明它是虚幻的,相反只有理性所达不到的物自体才是真正的实在。这一学说揭示了理性的局限,以及单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现象界的虚妄,告诉人们要对虚幻的现象界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理性所蒙骗,努力去寻求现象背后真正的实在。

38、不过我喜欢黑格尔,虽然黑格尔不喜欢中华文化。但是我觉得这完全是因为黑格尔误解了中华文化。黑格尔的逻辑学论述感觉是从老子那里偷来的,黑格尔却说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太玄了。所以黑格尔自己说引用了佛经的思想,特别说用自己的理解来写就不算是抄袭,感觉有点象孔乙己。窃书不算偷。

39、他不仅在柏林大学讲台上要与黑格尔比个高低,而且在学术上也要与黑格尔决一雌雄。

40、叔本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坚持着自己的真理观,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41、叔本华1819年进柏林大学任无俸讲师——就是编外授课。先后两次讲课都不成功,于是自行离开了学校。这两个人在短暂的同事期间,好像没啥交集,更没发生过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是否相识都大可怀疑。关键在于,黑格尔是个“书呆子”型的学者,罗素说他泡在学校里一生没啥大事——各种传记里都没有黑格尔和别人红过脸闹过意见的记录。黑格尔也不是那种文人相轻的性格,换句话说,他当时的威望已经如日中天,犯不上与不起眼儿的“代课”老师“相轻”。 (费希特)

42、《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43、如果说一位哲学家对另一位哲学家的憎恨仅仅是他们各自哲学体系的根本观念之间对立所产生的作用的话,那么,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敌意便会具有重要的哲学基础,尽管他们之间不乏关联。叔本华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相互对立在多个方面都是意义深远的,或许,如果黑格尔只是个唯物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话,那么,这些对立将会大到叔本华对他这位柏林大学同事所怀有的强烈蔑视具有了相同形态的哲学基础的程度。叔本华的逻辑学就其传统而言是亚里士多德式的,真理只是命题的特性,一种表示关系的特性—正如他在自己博士论文中所指明的一样。除非是在涉及某种外部原因的时候,否则就不会有命题为真。他并未试图确定其意义,并未将其作为一个只想愚弄傻子的“无耻骗子”观点不予考虑,而是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摘引了以下内容:“但看清陈述一个命题、为其引证成立的理由以及同样通过理由来驳斥其对立命题的方式并不困难,它并非真理能显现于其中的形式。真理是其自身的自我运作……”按照叔本华的说法,“真理”广布于黑格尔思想之中,而黑格尔那实为效用之本体论的辩证法逻辑学则令他感到震惊。在他《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即所谓的“逻辑学”,黑格尔在开篇处试图将绝对之物描述为“本体”,并通过一连串令人眩惑的辩证环节达到了那个理念在其中从它自身制造出了一个与它自身相符合真实世界的契机。之后,在第二部分的“自然哲学”当中—叔本华从这之中选取了他的黑格尔哲学样本来贬低其作者—黑格尔通过空间、时间、重力、有形物体、植物与动物缓慢地推进着理念的进程,将自然表现为“精神的自由反映:认识上帝,不是在将其作为精神而进行的观想之中,而是在其直接无间的存在之中”。之后,在第三部分的实为辩证法那炫耀辩才的精心杰作(tourdeforce)“精神哲学”当中,黑格尔猛推着他的宏伟计划经过了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达到了绝对精神,在这一巅峰阶段中“充分展现出其自身本质的永恒理念,一刻不停地促使自身产生影响,使自身脱胎成为绝对精神并欣赏着作为绝对精神的自己”。

44、叔本华认为,经过理性思考作出的道德行为是“做假”,是不真实的,没有多大的价值,只有出自同情人的道德行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才是高尚的行为,而同情心来自人的本质即意欲。“先有人的本质,后有本质的发挥”,叔本华强调人的本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像猫吃老鼠一样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上,人的本质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动物的本质是先天的,是遵循生物进化规律的,只要物种不发生变化,物种内个体的行为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人则不同,人没有先天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也可以说是先天和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本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社会性继承方式和不断教化而变化着。

45、康德却独具慧眼,看到了它们的“二律背反”,即矛盾的关系。

46、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敌意表明了他对哲学所怀激情的阴暗面。黑格尔是叔本华哲学上的敌基督,这一观点使叔本华不会去寻找两人哲学中任何相关联与相类似之处,而这一直都是叔本华为进一步证实其哲学所作努力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未去就黑格尔这样做过,而他也从未想过要这样做。但两人都坚称,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任何真正纯粹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或许,作为这两位哲学家都希望加以否认的谢林留给世人财富当中的一部分,他们都同意以下观点:一切事物的本质都具体表现为千差万别、互为对立的现象,这种独一无二的本质在其显现于大自然各个等级的过程当中向着更具表现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迈进,直至其达到人类这一巅峰物种。对这两位哲学家来说,笛卡尔哲学对心智与物质、智性与自然所作的截然区分乃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大自然就其自身而言是变动不居、难以用牛顿物理学那僵死、机械的世界观来加以解释的。这两位柏林大学的同事像歌德一样都对数学知识持贬抑态度,认为它仅仅有助于理解自然中较为低级领域的纯粹形式上的东西,无法对有生命的存有进行描述。两位哲学家都从根本上对怀疑论绝无好感,而对宗教情感深为赞同,都认为只有哲学才能最终将基督教用比喻所表达的深刻真理有力地阐述清楚。他俩都自视为传承了康德的洞见而又超越了这位柯尼斯堡的智者。对他俩而言,哲学一直必须关涉的乃是普遍之物,它必须满足于描述世界为何是其所是,而非满足于规定其应当如何。

47、与黑格尔不同,叔本华着重强化康德的反理性成份,抛弃或改造了康德的理性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以主观意志为本原的反理性的哲学体系。

48、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和理的天平失去了平衡,人们更多地关注由理性的片面发展带来的物质世界,而忽视了真正体现人的幸福的情感精神世界。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研究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由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丰裕并没有使人们更加幸福的事实,主张关注人的情感精神世界,找回人的精神家园。

49、就是说,如果只顾良心的主观性,忽视其客观性,只顾善良动机,不顾行为后果,那么,善良的主观动机极有可能导致道德中主观性的最高峰——伪善,甚至为了达到主观善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仅仅是意欲为善,以及在行为中有善良的意图,这毋宁应该说是恶,因为所希求的善既然只是这种抽象形式的善,它就有待于主体的任性予以规定。这里牵涉到,‘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这一恶名昭著的命题。”黑格尔认为,良心要最终实现自己,变成真实的善,必须要突破主观自我确信这道“防线”,进入客观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己。这里,黑格尔不仅考虑到了个人内心的判断标准,而且从客观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善和良心的关系是十分难得的。

50、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也是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51、黑格尔对于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思想表示特别的赞许。

52、如果人的欲求和冲动不受约束,与理性相冲突,是不道德的,如果人的欲求和冲动符合理性要求,受理性支配,则是合乎道德的,因而人的行为应当自律,要受理性支配。而正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道德才是适用的。“道德主要地包含着我的主观反省、我的信念,我所作的遵循普遍的理性的意志决定,或普遍的义务。”“道德在于遵循思想,亦即遵循普遍的法则、正确的理性。一件事情只有在其中实现了并且表明了一个普遍的使命,才是道德的和正当的。”黑格尔还着重说明了道德不仅仅是普遍的理性、善良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这种道德观点在行动中的实现,是道德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更高的道德观点在于在行为中求得满足,而不停留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的客观性之间的鸿沟上。”

53、为什么罗素可以这么全面地否定黑格尔的思想呢,而其实罗素早年还是黑格尔思想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为什么后来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呢。我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说起。

54、黑格尔之所以把理性看成是人的本质乃至世界的本质,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是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理性。“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称作‘理性’的东西。”叔本华之所以强调非理性的意欲是自在之物,是因为他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理性是次要的方面,人与动物相同的非理性的意欲才是本质的东西。“人与动物之中本质的和主要的东西是相同的,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并不在于首要的、原则性的、内在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差别其实只在于次要的方面,在于智力、认知能力的程度方面——由于人类获得了名为理性的抽象认知机能,人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比之下,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肉体方面,却是远远大于两者在智力上的差别。”

55、“思辨的思维唯在于思维把握住矛盾并在矛盾中把握住自身。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或者说乡在否定的东西中把握肯定的东西。”

56、叔本华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论也进行了批判,叔本华与黑格尔一样从作为康德哲学终点的自在之物出发,追踪到康德产生自在之物的根源即主体。但与黑格尔将主客绝对同一来解决问题不同的是,他认为自在之物的不可知只是由于康德的认识方式造成的。因为自在之物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所以从对象来把握自在之物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自在之物不是对象,说明自在之物是主体,叔本华由此把自在之物归结为主体。“从外部来找事物的本质是决无办法的,无论人们如何探求,所得到的除了作为比喻的形象和空洞的名称之外,再没有什么了。”(3((150)“如果说物体世界除了只是我们的表象以外,还应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必须说,它除了是表象而外,也就是在它自在的本身,在它最内在的本质上,又是我们在自己身上直接发现为意志的东西。”(3((158)虽然叔本华和黑格尔都认为自在之物就是主体,但是却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黑格尔是以主客的绝对同将认识对象自身完全归结为主体自身,而将自在之物等同与主体的;而在叔本华看来主体根本就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主客的分立只具有认识的条件的地位,主体和客体也决没有本体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将主客等同起来,或由它们中的一方出发去同一对立的另一方。叔本华认为,主体自身成为客体是所能想到的最显著的矛盾:因为主体与客体只能被思想为一个与另一个相关,这一关系是它们的标志,当拿走主体概念时,客体就是空的;如果主体变成了一个客体,它就作为客体预定了另一个主体,这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见相对于黑格尔的主客的辩证的同叔本华的是一种主客间的直接的本原性的同既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们本来直接就是同一的,可以说是一种本源性的同值得注意的是,叔本华的核心概念“意志”并没有被当作某种现成的精神实体,而是当作了超越主客分立的某种活力或倾向,是与以往的只能被思维把握的本体的不同的具有现实性的东西,为后来西方哲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57、叔本华认为,正是受同情这种直接推动力的驱使,一个人会不假思索地对别人施以援手,有时候甚至不惜置自己生命于危险之中而不顾,而所帮助的又是自己素昧平生的人,在整个过程中想到的只是眼前所见的别人的巨大危险和困境。同情作为唯一并非是利己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唯一真正的道德推动力。“在每一天和每一刻,同情都在发挥着明确的、确实奇妙的作用。谁又敢否认:同情每天都在制止着许多不公正的行为,不少的善良行为也是受到同情心召唤的结果——而做出这些经常让人意想不到的好事的人,并没有抱着获取奖赏的希望。谁又会否认:只有对那些全因同情心的作用而做出的善举,我们所有人才会怀着崇敬和感动,无条件承认这种行为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人与人之间发自同情心的互助,与那些出自某些理性考虑、由概念组合而成的抽象和普遍的严格的责任戒令相比,我们对前者肯定抱有更大的期望。”叔本华指出,同情心是产生无私行为的唯一源泉,并因而是道德的真正基础,不需要抽象的知识,只需要直观的认识和对具体事情的理解,同情心用不着多少思想的中介就可以马上作出反应。

58、应当说叔本华对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的分析,以及对其宗教唯心主义本质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要害,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叔本华的批判与后来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有某些相似之处,尽管两人批判的立场并不一样。费尔巴哈在分析黑格尔哲学的错误时也曾指出:“思辨哲学的绝对或无限,……不过是不加规定的、不确定的东西——抽去一切规定的抽象”。“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进程,是一种颠倒的进程,这样的道路永远不能达到真实的、客观的实在”他还揭露,“黑格尔关于自然、实在为理念所建立的学说,只是用理性的说法来表达自然为上帝所创造、物质实体为非物质的、亦即抽象的实体所创造的神学学说”等等。但须指出的是,叔本华提出类似于上述的判断却要早于费尔巴哈数十年。

59、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为他用运动变化的辩证思维,解释了这个大自然、人类历史和人类认知的几乎所有领域,看似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但问题恰恰出在他们的基础逻辑上。

60、托尔斯泰写道:这种陶醉、愉快是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我已经叫人把他的所有著作都凑齐,现在就正阅读这些著作。

61、“无论在什么地方,哲学除了解释和说明现成的事物,除了把世界的本质,在具体中的,亦即作为感知而为人人所体会的世界之本质纳入理性的明确而抽象的认识以外,不能再有什么作为。”

62、叔本华在分析黑格尔哲学错误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揭露了它在当时德国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63、康德在哲学史上好比一个蓄水池,在此之前的一切哲学流派皆流向康德,而在此之后的哲学流派又都由康德这个蓄水池流出。

64、叔本华认为让学生们耗费大量宝贵的时光去研究“荒唐”的黑格尔哲学,不仅“毒害”了他们的思想,而且带坏了整个一代人的学风。他指出,当时德国学术界缺乏严肃认真的研究空气,既不认真研究前人伟大的哲学思想,也不认真研究现代科学知识,但是“每一个初学者都可以对一些曾经使最伟大的思想家大伤脑筋的问题随便发表意见”。一些庸俗之辈拙劣地模仿黑格尔构造哲学体系,“唱起哲学的高调,把宇宙用一种根本不同的演绎法,从绝对中推演出来,这种推演一个比一个更令人厌烦”。

65、黑格尔哲学没有真理,没有清晰,没有思想,甚至欠缺人的理解力,但却以让人恶心的胡说八道、满嘴歪理加以包装,成为被指定的、享有特权的课堂哲学,因此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养肥的只是其作者。我的哲学与其同一时间出现,虽然有黑格尔哲学所欠缺的一切素质,但由于我的哲学并不是根据任何哲学之外的目的剪裁而成,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并不适合在课堂教授,也因此正如人们所说的,无法以这种哲学达到什么目的。正如黑夜以后就是白天一样,接下来的结果就是黑格尔哲学成了一呼百应的一面旗帜,而我的哲学则既没有获得赞誉也没有学生。(《附录和补遗》)

66、叔本华还将黑格尔哲学与基督教神学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哲学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黑格尔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宗教神学,它的全部内容就是为下列宗教信条“提供一个哲学基础”:“存在着一个上帝、造物主和宇宙的统治者,一个被赋予知性和意志的人格的,因而也就是单个人的存在,她从虚无中创造出了世界,并且用她那崇高的智慧力量和仁慈统治这个世界”。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观念实际上扮演了基督教中上帝的角色。根据上述状况,叔本华把黑格尔哲学称作“故弄玄虚的神秘主义”,说它是经院哲学的“单纯的模仿”,是“应当能代表基督教的一种怪物”,“而且和经院哲学一样注定是为神学服务的。

67、二是康德哲学中(包括二律背反)还存在着自在之物、质、时间、空间等等的唯物论的成份,还没有建立起纯粹理性王国的哲学、逻辑学。

68、本书是第一本用英文所写的详尽全面的叔本华传记。为展现出其哲学的全貌,戴维·E.卡特赖特将叔本华置于其历史及哲学背景之中,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卡特赖特提供给读者的完全是一幅纪实性画卷。在这幅画卷中,卡特赖特探讨了叔本华破碎的家庭生活,他早年所受的对于其个性形成至关重要的诸多影响,他对于康德带有批判性的忠诚,他同费希特及歌德的个人交往,他同谢林的颇为矛盾的关系,他对于黑格尔的蔑视,他为使自己的哲学为世人所知所做的抗争,以及他对于自己迟来名声的反应。出现在这部传记中的叔本华,是一位血肉丰满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对于众多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人物,诸如塞缪尔·贝克特、博尔赫斯、涂尔干、弗洛伊德、托马斯·哈代、托马斯·曼、尼采,以及维特根斯坦,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69、亚瑟·叔本华与黑格尔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时代的,但他的哲学是未来的。正是他认识到了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出现的序幕。两者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黑格尔标志着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而亚瑟·叔本华则标志着非理性主义的开始。本文从康德哲学体系的批判性和继承性两个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哲学差异。

70、叔本华会在后来告诉他的友人卡尔·贝尔说,他通过这场争执让黑格尔露出了他那“一无所知先生”的面目。尽管他最终会厌恶黑格尔胜过厌恶其他任何人,但尤其令他感到震惊的是他所亲眼见到的黑格尔对于自然科学的无知。这场在五十岁老教授与三十二岁雄心勃勃的编外讲师之间所进行的小小交流对双方均未产生良好影响。黑格尔所做的是力图使叔本华阐明他所使用的“动机”这一术语,这一术语被前者理解为了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在后者的理解当中,它却是某种引发出某个行为的认知。叔本华很可能是为了使他的这位询问者感到尴尬而抓住黑格尔对于“动物机能”这一术语的误用不放,他并未阐明自己的观点。黑格尔本来应该将这位年轻人带回到自己最初所询问的问题,但他反倒中了对方的计,这场争执最终变成了一场关于“动物机能”意义的争执。利希滕施泰因所作的打断以及他对自己年轻友人的支持,为黑格尔与叔本华两人都提供了一个此次辩论的自然而然的终结。

71、1966年,《词与物》出版,作者是萨特之后一代法国知识分子中最耀眼的那颗明星——福柯。《词与物》大概可以算得上福柯最“结构主义”的一部著作,而此时,与福柯一同挑战萨特以及他所代表的一代思潮的,就是各位结构主义者——虽然他们的思想彼此之间迥然不同——杜梅泽尔、罗兰·巴尔特、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和拉康。

72、叔本华的批判不仅是粗暴的,而且有些批判是“无中生有”,硬将原不是黑格尔的、甚至是他所反对的观点加到他头上。例如,叔本华批评黑格尔所以主张取消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是因为他虚构了理性有一种神秘的认识形而上学本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地存在于我们之中”,它是“一种‘超感觉的’能力,或者说一种‘理念’的能力”,是“对于绝对的直接的直觉”,并指出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来自耶可比。这是对黑格尔哲学的“诬陷”。黑格尔从未赞成过耶可比的直觉理论,而是一贯反对。黑格尔认为,一切认识都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纯粹的、无需中介的直接认识(即直觉)不可能获得真理。

73、叔本华哲学同样渊源于康德哲学。叔本华公开声明他的哲学“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是,他对于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态度却不同于黑格尔。他称赞“康德的最大功绩是划清现象与自在之物(两者之间)的区别”。他接受了康德把世界二分化为现象与物自体的观点,承认在现象之外存在着理性认识所不可及的物自体,并将这一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

74、叔本华说黑格尔哲学是“赤裸裸的胡说、拼凑空话无意义的疯狂的词组”,是“只有在疯人院里听到过的最大的狂妄”……

75、叔本华之所以如此攻击黑格尔及其哲学,不仅是因为二人在哲学语言风格上的不同,黑格尔行文抽象、晦涩难懂,叔本华文字流畅、深入浅出;更是因为他们哲学观点上的根本对立,叔本华哲学和黑格尔哲学都导源于康德哲学但又截然不同,黑格尔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中发展了理性主义,叔本华则确立了非理性主义,黑格尔讲理,叔本华谈情。

76、叔本华根据自己对康德哲学的理解,对于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态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责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家“没有能力来评价康德的伟大的功绩”,他们对康德哲学的了解“不过是一些凤毛麟角以及纯粹的外表”,他们“误解了康德的体系”,他们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胡扯”,“没有能够有力地反驳”,只是“笨拙而粗鲁地攻击”,“就像是野蛮人在向他们所不熟悉的希腊神像掷石头”。叔本华告诫德国青年千万不要通过黑格尔的著作去学习康德哲学,那样只会使他们“扭伤了、损坏了头脑”,而不能“追随康德那种意味深长的探讨”。

77、戴维·E.卡特赖特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哲学及宗教研究教授,他发表了多篇以叔本华及19世纪德国哲学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编辑并参与翻译了剑桥版《叔本华文集》,另著有《叔本华哲学史词典》(HistoricalDictionaryofSchopenhauer’sPhilosophy)。

78、也许只是因为,哲学是他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这部分令人向往和感动,而生活终究是私人的堕落的东西,因此也无法怪罪。

79、叔本华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明确表示反对,他决绝地对黑格尔关于历史的目的论观点进行了痛斥。这位一贯的长青论者,将“论历史”一文收进他主要著作第二版当中,似乎甚至一位长青论者都可能有所改变。这样一来,他帮忙埋葬了已被停放在殡仪馆的黑格尔历史循环论。

80、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与普鲁士政府关系的分析是极其尖刻的,其中包括一些过激之词。为什么叔本华会作如此激烈的批评?也许与他一个时期受到政府的冷遇,妒忌黑格尔哲学得到恩宠有关,但不论怎样,他指出黑格尔哲学自觉地为普鲁士政府服务,因而受到后者的青睐,这一分析是基本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黑格尔哲学时也经常谈到这一方面的情况。例如,恩格斯在分析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时就指出:“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国家、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黑格尔和歌德一样,“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庸人的气味”。

81、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他无时无刻的忙忙碌碌无非是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原是与空无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人生原是一个大悲局,人生却全是痛苦。

82、黑格尔和费希特或许不会做什么,可是跟在他们后面的一群粉丝,就不知道会有怎样的行动了。

83、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不赞同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

84、后来的尼采,跟着叔本华的悲观意志主义,却走出了积极的悲观主义,叔本华否定了人生,尼采则充分肯定了人生,但稍微读一点尼采,你就会发现,尼采的乐观,完全笼罩在悲观的情绪里。

85、其中黑格尔通过发展康德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标志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完成。

86、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和理的天平失去了平衡,人们更多地关注由理性的片面发展带来的物质世界,而忽视了真正体现人的幸福的情感精神世界。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研究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由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丰裕并没有使人们更加幸福的事实,主张关注人的情感精神世界,找回人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叔本华的意欲人比黑格尔的理性人似乎更迎合现代人的口味。然而,在精神世界里找寻人的本质,无异于骑驴找驴或“打着灯笼找人”,找到的只能是虚幻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叔本华和黑格尔都犯了把精神当成人的本质乃至世界的本质的错误。

87、他对康德的批判首先体现在对康德的认识论的批判,叔本华认为康德认识论的最大错误之一是将直观与思维混淆起来,这也正是造成其理论自相矛盾的根源。他认为“单就直观本身看,他(康德)以为直观是没有悟性的,完全是感性的,所以完全是被动的;而只是由于思维(悟性的范畴)才得把握一个对象,这样他就把思维带入了直观。然后他却又说思维的对象是一个个别的,实在的客体,由此思维(又)损失了它那种普遍性和抽象性的基本特征,所获得的已不是一般概念而是以个别事物为客体。由此他又把直观带入了思维。”(598)这所指的是康德的感性直观与知性的范畴相互作用构建出经验对象的理论。叔本华认为,按照这种理论,由经验对象所组成的外在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以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理性),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都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也是和经验中的观察不一致的。康德的这种理论虽含有人的悟性(知性)向自然立法的伟大思想,这本是要解决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但如上所说,它自身却蕴含着内在的矛盾。

88、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体系,抛弃了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唯物论成分,这是一种倒退;但他大大推进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建立了完备而系统的辩证法体系,这又比康德的哲学前进了一步。叔本华建立了反理性的哲学体系对于康德,叔本华虽然奉之为“人类的伟大导师”,但他还是在对康德在继承的同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89、叔本华根据自己对康德哲学的理解,对于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态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责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家“没有能力来评价康德的伟大的功绩”,他们对康德哲学的了解“不过是一些凤毛麟角以及纯粹的外表”,他们“误解了康德的体系”,他们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胡扯”,“没有能够有力地反驳”,只是“笨拙而粗鲁地攻击”,“就像是野蛮人在向他们所不熟悉的希腊神像掷石头”。叔本华告诫德国青年千万不要通过黑格尔的著作去学习康德哲学,那样只会使他们“扭伤了、损坏了头脑”,而不能“追随康德那种意味深长的探讨”。

90、事实上,道德行为来自内心信念、良心、同情心、习惯、社会舆论、教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理性和非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道德养成教育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心理疏导的作用,认为理性的“灌输”只有和情感的渗透相结合,显性教育只有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发挥道德教育功能于润物细无声之中;道德信念、原则只有被情感所接受,才能真正化他律为自律于自身的行为之中。

91、第一章意志的肯定但泽汉堡勒阿弗尔伦格的私人学校第二章交易之旅

92、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献给阿图尔·叔本华!

93、叔本华本身就是矛盾的,他的哲学和生活,他的生活,并不是践行他哲学的实践。

94、叔本华哲学也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是,他不同意黑格尔取消康德关于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划分的做法。叔本华认为,划清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别是康德的最大功绩,他把康德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现象和自在之物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现象是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在之物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用理性认识自在之物就像人被关在城堡外边,绕着城堡转来转去找不到入口一样。

95、对于康德,叔本华虽然奉之为“人类的伟大导师”,认为“除了歌德,只有他才是德意志民族的真正骄傲”,并认为康德为理解他的哲学的一个前提,也是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来源之为了说明与康德的这种关系,他专门写了一篇近九万字的长文《康德哲学批判》,并把它作为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理论前提。但是敬意代替不了思考,作为追求真理的哲学家,叔本华还是在对康德在继承的同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96、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97、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被无数人熟知的话,其实也是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态度。

98、尽管如此,在其书走进人群的时候,这位老人依旧老怀宽慰,倒不是因为自己获得了名声,而是自己肯定的东西,终于可以被人知道了。

99、1820年夏季学期的一节课前,当黑格尔如往常一般走入柏林大学的教室时,他难免要想起小他近二十岁的叔本华。正在此刻,同样在柏林大学,叔本华也即将开始他的哲学讲演。

100、英国哲学家罗素,毫不隐晦地直接说:黑格尔的哲学几乎都是错的。

101、但比较奇怪的却是,奠定他一生成就的东西,却在他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给弄出来了,就把整个智慧的框架给奠定了,往后余生,都是在查缺补漏。

102、他以“善”和“良心”的关系说明了这一点。“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世界的绝对最终目的,“良心”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内心对善的把握和判断,但是判断良心是不是真正的善,不能以“主观自我确信”为标准,仅仅是建立在主观自我确信基础之上的善,有时候很可能就是善的反面——恶。“我们仅仅谈到抽象的善而已,良心还不具有这种客观内容,它只是无限的自我确信。”“良心如果仅仅是形式的主观性,那简直就是处于转向作恶的待发点上的东西。”就是说,如果只顾良心的主观性,忽视其客观性,只顾善良动机,不顾行为后果,那么,善良的主观动机极有可能导致道德中主观性的最高峰——伪善,甚至为了达到主观善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仅仅是意欲为善,以及在行为中有善良的意图,这毋宁应该说是恶,因为所希求的善既然只是这种抽象形式的善,它就有待于主体的任性予以规定。这里牵涉到,‘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这一恶名昭著的命题。”黑格尔认为,良心要最终实现自己,变成真实的善,必须要突破主观自我确信这道“防线”,进入客观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己。这里,黑格尔不仅考虑到了个人内心的判断标准,而且从客观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善和良心的关系是十分难得的。

103、早上8点钟,叔本华起床,洗了一个冷水澡,像往常一样独自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时后,当佣人再次进来时,发现他已经倚靠在沙发一角,永远地睡着了。

104、他大谈悲观主义,可是生活却异常积极,他被称赞为一个诙谐而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泰晤士报,了解时势变化。

105、为了深刻说明意欲是本质,智力是现象,叔本华还作了许多形象的比喻,他把意欲看成主人,把智力看成奴仆;把意欲看成瞎眼的壮汉,把智力看成能看见的跛足人;把意欲看成高头大马,把智力看成缰绳嚼子;把意欲看成铁匠,把智力看成铁锤;把意欲看成心,把智力看成脑;把意欲看成植物的根,把智力看成叶冠。总之,叔本华把意欲看成是“自在之物”,是形而上的、首要的、第一的,把智力看成现象,是形而下的、派生的、第二的。一句话,“意欲是完全有别于智力的,前者占据主导的地位,后者则处于从属地位”。

106、在认识论上,黑格尔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理性认识对象是理性自身的思想,认为理性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自身。黑格尔说:“康德哲学的主要作用在于曾经唤醒了理性的意识,或思想的绝对内在性……但它绝对拒绝接受或容许任何具有外在性的东西,这却有重大的意义。自此以后,理性独立的原则,理性的绝对自主性,便成为哲学上的普遍原则,也成为当时共信的见解。”虽然,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理性认识的对象是理性自身的思想,但他不同意康德对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划分。黑格尔认为,理性不仅能认识现象,而且能认识自身,理性认识的结果不再是自在之物,康德眼中的那种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它其实是“一个极端抽象”的东西,“不过只是思维的产物,只是空虚的自我或不断趋向纯粹抽象思维的产物”。既然自在之物是思维的产物,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不可知的,甚至可以说“再没有比物自体更容易知道的东西了”。这样,黑格尔通过理性认识理性自身,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不可知论,取消了康德关于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划分。

107、“意志是谜底”,世界上的现象(表象)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它们的“谜底”、“本质”是什么呢?

108、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

109、如果叔本华对黑格尔怀有丝毫的好感,如果叔本华感觉到黑格尔对自己的思想产生了任何持久而重大的影响,他便有可能像马克思一样愿意公开宣称自己是“那位伟大思想家的门生”,哪怕他觉得“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而不得不把他倒转过来。毕竟,他让世人熟知了他对康德的忠诚。然而,对于黑格尔,叔本华却是毫无好感;这位辩证法大师对他的哲学也并未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如此,他却也像马克思一样认为黑格尔将事物颠倒了过来。叔本华指责道,黑格尔“颠倒了所有事物的黑白,确切地说,他让概念成为首要与原初事物,这样一种即刻直接经验到、我们必须得从其出发的东西”。但马克思认为他通过让辩证的方法回归到其物质世界中的诞生地而使黑格尔站稳了脚跟,他将辩证法从黑格尔的理念王国中给移除开来。对马克思而言,理念只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叔本华在这点上和马克思观点相同。概念的源头是直觉性的表象,因此,他重复了康德那深刻的洞见“没有直觉的思想是空洞的。”当中的一部分,尽管叔本华或许会认为马克思领悟到了概念需要基于经验的外在来源给予其意义,但他也会认为马克思像所有唯物主义者一样主张的是一种忘却了主体的哲学。此外,叔本华还会因为他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代替了唯心主义辩证法而指责他背离了逻辑学。

110、在道德观上,黑格尔主张,道德是理性的目的,是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应该”,人的欲求和冲动也不应该被压抑掉,而应该符合于理性。在他看来,作为生物的人的欲求和冲动并不是卑下的不合理的,而正好是符合理性发展的。虽然在道德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个人的主观的、特殊的目的和社会共同的客观的、普遍的目的的矛盾,但二者不是绝对不相容的。如果人的欲求和冲动不受约束,与理性相冲突,是不道德的,如果人的欲求和冲动符合理性要求,受理性支配,则是合乎道德的,因而人的行为应当自律,要受理性支配。而正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道德才是适用的。“道德主要地包含着我的主观反省、我的信念,我所作的遵循普遍的理性的意志决定,或普遍的义务。”“道德在于遵循思想,亦即遵循普遍的法则、正确的理性。一件事情只有在其中实现了并且表明了一个普遍的使命,才是道德的和正当的。”黑格尔还着重说明了道德不仅仅是普遍的理性、善良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这种道德观点在行动中的实现,是道德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更高的道德观点在于在行为中求得满足,而不停留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的客观性之间的鸿沟上。”

111、他以“善”和“良心”的关系说明了这一点。“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世界的绝对最终目的,“良心”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内心对善的把握和判断,但是判断良心是不是真正的善,不能以“主观自我确信”为标准,仅仅是建立在主观自我确信基础之上的善,有时候很可能就是善的反面——恶。“我们仅仅谈到抽象的善而已,良心还不具有这种客观内容,它只是无限的自我确信。”“良心如果仅仅是形式的主观性,那简直就是处于转向作恶的待发点上的东西。”

112、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实际是“一箭双雕”:既射中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又射中唯物主义。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建立他自己的、其错误荒谬不下于黑格尔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扫清道路。